近期的印度有点儿“忙”,先是印度防长在北京抛出“永久划界”橄榄枝、印外长对我国交底示好、莫迪登机离国,而新德里的社交媒体上,“环球观光总理”的骂声也冲上热搜......
这几场“大戏”在72小时内接连上演,暴露了印度怎样的战略焦虑?
6月底的青岛,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气氛微妙,印防长辛格面对中国代表,抛出一番“肺腑之言”:中印应“尽快实现永久边界划定”,重建信任,妥善处理分歧。表面看,这像是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递来的橄榄枝。
其实印防长提出“永久划界”并非突发善心,印方的真实意图藏在细节里,辛格的“划界”主张,核心目标直指中国藏南地区。印度企图将英国殖民者炮制的非法“麦克马洪线”合法化,把9.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永久收入囊中。
更荒谬的是,印方竟提出用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做“交换”,这无异于拿别人的钱包换自己的手表!
印度为何此时亮出底牌?背后的算计不难发现。
印方这一番表态,目的有很多个,其一就是挑拨中巴之间的关系。5月印巴冲突中,中国歼-10C战机表现惊艳,后续中巴军事合作持续深化,甚至传出巴方采购更先进中国战机的消息。印度担忧中巴军事合作深化使其陷入劣势,企图用“划界谈判”换取中国减少对巴支持。
其二是印度想要甩掉军备包袱,解放军在边境基建和军力部署上全面压制印军,长期对抗让印度财政吃紧,急于通过“解决”边界问题减负。
另外就是趁机转移国内的焦点,印巴冲突失利引发民众对莫迪政府的质疑,伊朗又曝光印度IT人员参与间谍活动,外交困局中急需转移视线。
还有就是他们想要锁定殖民遗产,将非法占领的藏南地区通过“永久划界”合法化,完成英国殖民者未竟之事。
对于印度的“温柔刀”,中方对此冷静回应:边界问题需时间解决,双方应继续通过现有机制沟通。就在辛格访华前一个月,我国刚公布第五批藏南地名标准化名单,我们用主权宣示回应领土野心,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力。
就在辛格在“划界”问题上表态后,印外长苏杰生也谈及了与我国的关系,他近期在纽约的发言颇具迷惑性。他声称印美关系不反映对华立场,而且自称印度是中国的最大邻国,试图塑造印度独立自主形象。
但现实却截然相反,印度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点关注对象,曾经多次配合美国对我国发难;美国副总统访印后,印度立刻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金砖内部,印度更屡次否决去美元化提案,拖累集体进程。这种言行不一的操作,暴露其试图在中美间双向牟利的投机心态。
所谓“最大邻国”更显反讽,中印边境争端、对中国企业设投资陷阱、暗地支持反华势力等行径,与其宣称的“邻里友好”完全背道而驰。这种矛盾实质是印度对自身定位的认知失调,既想与中国平起平坐,又无法摆脱对华经济依赖,更难以放弃借美国制衡中国的机会。
当印度的“边境牌”和“抬身价”双管齐下时,莫迪的专机于7月2日启程,展开8天横跨5国的“马拉松式外交”。出发宣言豪情万丈: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巩固金砖领导力!
莫迪此次出访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重点行程是巴西金砖峰会。出发前他突然改口称金砖是“合作的重要平台”,与之前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转变源于三重压力:美国国力衰退导致印太战略收缩,金砖吸纳埃及、伊朗、沙特等能源大国后话语权提升,以及中俄在安全能源领域合作深化。印度如果继续疏远金砖,恐遭新兴经济体阵营边缘化。
美商务部长曾公开施压印度“要远离金砖”,但印度最终选择务实回归。莫迪此行高调宣示要深化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正是试图在金砖框架内争夺发展中国家代表权,避免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稀释其影响力。
不过,印度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却是很骨感......
从加纳黄金(到阿根廷锂矿,莫迪打着合作旗号抢占资源;在非洲强推印度版支付系统UPI,打造“数字殖民地”;赶赴巴西峰会宣称“重申创始国作用”,却遭多国质疑参与度不足。
而且印度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反对党怒斥其为“环球观光总理”,社交媒体疯传讽刺漫画:莫迪手捧勋章站在金色沙滩,背后是举着“我们要工作”标语的失业青年。有超过20%的青年失业率、持续通胀、负债累累的中产,当这些数字在燃烧,总理却在万里之外接勋章。
莫迪的算盘其实难掩狼狈的姿态:去年印度虽荣登“实力榜第三”,但国内经济空心化严重。制造业占全球份额仅3%,850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像悬顶之剑。所谓“全球南方领袖”,不过是转移国内视线的遮羞布。
印度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他们的核心诉求,那就是在中美博弈中维持战略平衡。经济上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安全上又需借美国力量制衡中国影响力。这种“两面下注”导致政策反复:既在边界示好缓解军事压力,又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安全网”;既参与金砖峰会,又阻挠去美元化改革。
但这种平衡术已经过时了,中国对印政策已形成清晰底线,边境安全靠实力说话,中巴合作制度化不受挑拨,金砖机制重在务实推进而非口头站队。印度如果继续“口头示好、行动拆台”,不仅难获中方信任,更可能同时失去东西方阵营支持。
印度近期对华“柔性攻势”难以掩盖他们的焦虑,当美国靠不住、金砖不想丢、边境耗不起时,言辞放软成为成本最低的选项。但真正决定中印关系走向的,从来不是外交辞令的精致度,而是行动的一致性。
中国对解决边界问题始终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和互不挑衅;对金砖合作更看重实质贡献而非姿态表演。印度如果真想实现“龙象共舞”,需在边境停止修路屯兵、对华政策摆脱“道德表演”的伎俩,毕竟国家的竞争与合作不相信话术,只相信实力与诚意。
参考资料:中国国防部:中印防长举行双边会见.--环球时报.--2025-06-26 20:53印度呼吁中国达成持久边界解决方案.--印度时报.
配资网络配资炒股,股信网配资,威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