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术上,中国崇尚后发制人,从不主动挑起事端这个意义上讲是对的。但是,在已经出现过的情况中都是对方先挑起事端,我们是不是每一步都只能是看对方怎么行动我方才确定怎么去应对呢?我想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该总是这样。 比如中印争端,1962年前都是印度在主动挑衅,中国一直被动应对,我们的周总理亲自访印去苦口婆心地说服尼赫鲁,中印应该做友好邻邦。印度方面置若罔闻,尼赫鲁觉得有美苏两霸做后盾,底气足得不得了。这个过程中,周总理访印就是一种被动中的主动出击设置新的议题,这个议题叫“友谊”。你要战争,我讲友谊。全世界看在眼里,不是中方不讲道理,是你印度蛮横无理,这就给中方反击印方提供了充足理由。所以,那一仗中国打赢了,美苏反而闭嘴了,世界舆论嘴里不说心里也觉得印度该被打,中国并没有因此遭到多少舆论压力。 当然印度心里不服气,趁着美国发起亚太战略后来叫印太战略,认为机会来了,可以借美国的力量再次挑起中印边界争端占中国的便宜。多次挑衅没有占到便宜,肚子里的气就越来越多,很想来一个总爆发。这一次中国也想讲友谊来着,但时过境迁,这一着显然不起作用,印度已经深度嵌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之中。
那么,我们主动设置一个什么议题呢?高志凯先生想到一个主意我认为很好。印度不是一直抱着麦克马洪线不放吗?那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随手画的,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如果印度把别人随意画的一条线作为向中国发难的依据,那按照印度的逻辑我高志凯画一条线也可以作为中国向印度提出领土要求的依据,这条线就是恒河:恒河以北为中国领土!印度政府跳脚也没用。 最近中美贸易谈判正热,日内瓦谈判后特朗普政府一边还宣扬说稀土已经搞定,即中国同意向美方出口稀土;一边宣扬中方破坏日内瓦协议,为他祭出对中国卡脖子新招术找借口。 中美伦敦经贸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又说稀土问题已经搞定,说中国同意用美国允许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换取对美国的稀土出口,这明显在撒谎。 这两件事都说明,美国政府善于主动设置议题。中美伦敦经贸谈判后,中方做了简短的消息发布,只是说达成了框架协议,根本就没有“同意向美方出口稀土”这样细节。可特朗普的大嘴就敢说,还把美方同意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样完全不对等的条件拿来与稀土联系起来。我想,对此中方必须澄清,否则就很被动。 其实,伦敦谈判并没有人们想象的乐观。什么叫框架协议?那就是订了一个框框,没有细节,连下一步接着谈不谈的细节都没有。 我有理由认为这次谈判并不成功,尤其是特朗普的表现更证明这次谈判并不成功。中方总是把结果往好的方面说,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美方呢?参与谈判的阁员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是特朗普胆大,不顾一切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引导国际舆论,如果中国没有向美国出口稀土,特朗普就指责中国违反伦敦协议。 还有一个证据证明这次谈判并不成功,提供证据的还是特朗普。他说美国保留对中国50%的关税,中国对美国仅保留10%的关税。他说的是真的,说明谈判结果对中国不利,谈判不成功。他撒谎,也说明谈判不成功,他撒谎的目的是安慰美国人,说他自己又赢了。即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都说明谈判并不成功,否则他可以不说。
我想,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也要主动设置议题。即便没有新的议题,特朗普动辄胡说八道,我们就指责他破坏中美达成的协议,不负责任的乱说。 说到这里,我想起台湾问题。明知美国在台至少驻有500美军,这已经构成入侵,中方为啥不指责美国事实上已经入侵中国呢? 中国真的要学会主动设置议题,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配资网络配资炒股,股信网配资,威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